阴极保护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腐蚀防护的技术,该技术 早应用于1824年。那时,英国海军科学家David发现,当将两种不同的金属连接在一起并侵入电解质之后,一种金属腐蚀加速,另一种金属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根据这一发现,他建议在舰船上的铜制船底上安装铁或者锌对其加以保护,这就是阴极保护的 早应用。
20世纪初,油气管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有关腐蚀的问题也变得非常严重。在1920年,美国新奥尔良州(写到这里莫名想起了鸡翅啊- -)的RJKuhm第一次对埋地管道实施了阴极保护。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几乎所有的埋地油气管道都采用了阴极保护技术。1936年,美国成立了“中州阴极保护协会”用来交流阴极保护技术,1943年,该协会正式更名为“美国防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该协会为全世界阴极保护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阴极保护在我国的应用开始于1958年,首次应用于克拉玛依到独山子输油管道。到60年代,阴极保护已广泛应用于输油管道。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对储罐底板施加阴极保护,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输气油管道、储罐、海洋结构都施加了阴极保护。对于输水管道、混凝土钢筋码头的阴极保护也逐渐展开。
阴极保护是利用电化学的方式进行腐蚀防护的一种技术,利用通过电技术使金属表面各点电位达到一致,从而减缓腐蚀。而实现阴极保护则有两种方式,就是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关于牺牲阳极我前面和大家稍微说了一下,它是将活性不同的两种金属连接后,处于同一电解质中,活性强的金属失去电子,受到腐蚀,活性差的金属得到电子受到保护。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活性强的金属被腐蚀,所以称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另外一个阴极保护方式就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它是通过阳极地床输入到土壤,电流在土壤中流动到被保护结构,并从汇流点返回电源设备。由于电流被强制流向被保护结构,又称为强制电流阴极保护。
所属类别: 技术服务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