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就是通过牺牲阳极的腐蚀溶解而为被保护金属结构物提供阴极保护电流,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效果与牺牲阳极材料本身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对牺牲阳极材料提出了各种性能的要求。作为阴极保护用的牺牲阳极材料,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牺牲阳极必须要有足够负的稳定电位。即它与被保护金属之间应该有足够大的开路电位差。要达到完全的阴极保护,必须将被保护金属结构物阴极极化到表面上 活泼极点的平衡电位。而牺牲阳极的电位应该比这一平衡电位更负。
再就是牺牲阳极在工作过程中阳极极化率要小。这样牺牲阳极在工作时的电位朝正的方向移动不大。牺牲阳极的工作电位足够负,这就可以在阴极保护系统工作时保持有足够大的驱动电压。所谓的驱动电压是指阴极保护系统运行时被保护金属的保护电位与牺牲阳极工作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足够大的驱动电压用于产生足够大的阳极输出电流,克服保护系统的回路电阻,保障良好的阴极保护效果。
牺牲阳极在工作时的自腐蚀速率要小,电流效率要高。所谓的电流效率就是实际电容量与理论电容量的百分比。在阴极保护运行时牺牲阳极自身发生的电流并不能全部用于对金属结构物的阴极保护作用。
牺牲阳极在工作时呈均匀的活化溶解,表面上不沉积难溶的腐蚀产物,使阳极能够长期稳定的工作。这既可以保证高的电流效率,也可以延长阳极使用寿命。
牺牲阳极在工作时产生的腐蚀产物应该是无毒无害的,不污染环境,无公害之虞。另外,牺牲阳极的原材料丰富,生产加工较容易,价格也比较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