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金属表面与某种电解质之间的电位差可以作为是否达到满意的阴极保护的判断标准。电位值若是比保护电位值再正就可能发生腐蚀。电位值的大小取决于使用的参比电极。
实际上,对于金属的表面来讲,电位的变化经常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评价阴极保护系统时,比如埋地管道,重要的是要保证从测量点测量的结果中确定出金属相对于土壤的 负电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沿着管线上的测量点进行测量。
除非参比电极放置在特别接近金属表面的位置,否则,从周围电解质中流向被保护的构筑物的保护电流产生的电位降将明显影响到金属表面与电解质之间的电位差。这种通常被称为“IR降”的现象,使测得的电位值比实际上的金属/电解质界面的电位值偏负。除非采用一种通过调整阴极保护电流至某一特定值消除或降低IR降影响的方法,否则即使得到了保护电位,构筑物也未必能达到完全保护。IR降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电解质的电阻率,也与埋地构筑物本身有关。构筑物如果带有覆盖层,覆盖层的电阻对保护电位的测量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一种使IR降误差 小化的方法,就是瞬间断电法,已被腐蚀界所接受。其他消除或降低IR降的技术仍旧在研究中,因此,对于被证明能够使IR降降至可以接受的技术,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可以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