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阴极保护效果检测
浏览次数:0
日期:2016-11-12 17:23:24
在线询价
1、电位测量
电位测量目的:电位测量是阴极保护系统测量起监控中的主要手段。根据电位测量的结果,可以了解阴极保护工程所处介质的腐蚀性,验证牺牲阳极的质量和确定被保护结构的保护状况,检测出保护不良的部位,测量杂散电流通过的部位,以及判断对相邻结构干扰的程度。 阴极保护系统的电位测量可分为开路电位测量,牺牲阳极工作电位铡量,保护电位测量和杂散电流干扰下的电位测量。
2、 开路电位测量
开路电位指金属构筑物未加阴极保护时的电位,即自然腐蚀电位。根据开路电位测量结果可了解介质的腐蚀性。表1给出钢管对地电位与土壤腐蚀性的关系。对牺牲阳极来说,开路电位指其在介质中的自然腐蚀电位。对各种不同的阳极材料,开路电位值都有严格的规定。阴极保护要求牺牲阳极有足够负的开路电位,若测量结果达不到,说明该阳极材料的质量有问题。
表1钢管对地电位与土壤囊实性,土壤腐蚀性等级
>0.55 |
0.45~0.55 |
0.30~0.45 |
0.15~0.38 |
<0.38 |
强 |
较强 |
较弱 |
较弱 |
弱 |
3、工作电位测量
工作电位又称闭路电位,指牺牲阳极在介质中与被保护结构连接在一起时的电位。牺牲阳极要有足够负的闭路电位,这样可以在工作状态下与被保护结构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输出必要的阴极保护电流。特别是在电阻率较高的介质中,例如土壤或淡水中,足够的电位差是必不可少的。所以 ,在阴极保护中牺牲阳极必须要有足够负的电位,为此,要求牺牲阳极是一类不容易极化的电极材料。
4、保护电位测量
保护电位指被保护结构在施加阴极保护后的电位,是判断阴极保护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阴极保护原理,测量的保护电位应是纯极化电位,不应含有介质IR降。为了保证电位测量的可靠性,测量所用的电压表应是高电阻的。
杂散电流干扰下的电位测量
杂散电流指设计的或规定的回路以外流动的电流。杂散电流一旦流入埋地(或水下)金属体,再从它流出,进入大地或水中并在电流流出部位发生局部腐蚀。埋地金属管道深受杂散电流腐蚀的危害,常常造成泄漏事故。可通过管/地电位测量来判断是否受到杂散电流的干扰。我国标准中规定:1)当管/地电位由自然电位向正方向变化20mV时,为存在干扰;2)当管/地电位由自然腐蚀电位向正方向变化1OOmV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英国标准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在被杂散电流干扰的结构物任何部位,电位困干扰作而向正方向变化的 大值应不超过20mV,大地中若存在大量的杂散电流,必然会引起大地电位梯度的变化,可根据其变化值大小来判断管道受到干扰的程度。我国行业标准规定,管道附近的土壤中电位梯度大于0.5mV/m时认为有干扰的可能。当大于2.5mV/m时,应考虑采取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