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海域裸钢桩之类的构筑物,海水电阻率的典型值为0.25Ωm,需要的初始平均电流密度为lOOmA/mz左右(以裸钢的 大浸湿面积计算)。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形成了钙质沉积层,所需的平均电流密度有可能降至70mA/m2至30mA/m2之间。钢桩的埋设部分需要的保护电流密度通常为lOmA/m2至30mA/m2,取决于具体的环境。影响保护电流密度需要值的主要因素是水流的速率、含盐量和温度。在河口条件下,由于水体的运动,可能需要较高的电流密度。
淡水的稀释作用可能使电能的需要量有较大的波动,需要考虑使用自动控制技术。这种波动将导致使用不经济的保护电流,若使用的是强制电流系统,除非整流器已充分地保护,否则将导致整流器过载。这个问题当出现不同含盐量的水的分层作用时会加重,因为水的分层作用可能影响电流的分布。
如果在平均水位之下的钢桩是涂敷过覆盖层的,电流需要量将大大降低,取决于使用的覆盖层的类型和打桩期间受到损害的情况。例如,在圆柱型钢桩上涂敷0.2mm厚的煤焦油环氧覆盖层,浸湿的部分与掩埋的部分都得到充分保护时,总的保护电流密度大约为5mA/m2。实际上,通常使用的是更厚一些的覆盖层,但是应记住任何一种覆盖层都会随时间的延长而老化。海洋生物的作用通常会加速这一老化过程。为了弥补这种情况,设计阴极保护容量时应有足够的裕量。
如果浸没在水下的铜或青铜之类的非铁质材料与钢桩相连,就需要比以上指出的更高一些的平均电流密度。在这些情况下,需要进行电位检查,以保证钢的各个部分都达到了足够的保护电位。
所属类别: 技术服务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