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晶间腐蚀的机理,可采用下列措施防止晶间腐蚀:
1、重新固溶处理。例如把焊接件加热至10500c~ liOOeC,使沉积的(F'e,Cr)23C6重新溶解,然后淬火防止其再次沉积。焊接应快速进行,焊后应快冷,防止材料在敏化区停留。
2、稳定化处理。炼钢时加入一些强碳化物形成元索,如钛和铌等。它们和碳的亲和力大,能与碳首先生成稳定的钛、铌碳化物,而且这些碳化物的固溶度又比(Fe,Cr)23C6小的多。在固溶温度下几乎不溶于奥氏体中,这样,经过敏化温度区时,(Fe,Cr)23C6不致于大量在晶界析出,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界腐蚀的倾向。铌和钛的加入量,应控制在碳含量的5倍一IO倍。为了使材料达到 大的稳定度,还需进行稳定化处理。所谓稳定化处理,就是将材料加热到~定温度,使其生成稳定的化台物,以避免不希望的新相析出。
3、采用超低碳不锈钢。实践证明,如果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含量低于0.03%时,即使钢在700℃时长时间退火,对晶间腐蚀不会产生敏感性。碳含量在0.02%一0.05c70的钢称为超低碳不锈钢,但这种钢的冶炼成本较高。
4、采用双相钢。奥氏体不锈钢易于加工,但易发生晶间腐蚀,铁素体钢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但加工性能差。若用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就可取长补短,解决晶间应力腐蚀。
所属类别: 技术服务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