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的原理我前面说了很多次,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我们直接开始看阴极保护投入前的准备和验收工作。
一、阴极保护投入前对被保护管道的检查
没有绝缘就没有保护。为了确保阴极保护的正常运行,在施加阴极保护电流前,必须确保管道的各项绝缘措施正确无误。应检查管道的绝缘接头的绝缘性能是否正常;管道沿线布置的设施如阀门、闸井均应与土壤有良好的绝缘;管道与固定墩、跨越塔架、穿越套管处也应有正确的绝缘处理措施。管道在地下不应与其他金属构筑物有“短接”等故障。
管道表面防腐层应无漏敷点,所有施工时期引起的缺憾和损伤,全部应该在施工验收时使用PCM检漏仪或音频检漏仪进行检测,修补后回填。
管道导电性检查:对被保护管道应具有连续的导电性能。
二、对阴极保护施工质量的验收
检查对阴极保护间内所有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电气设备》的要求,各种接地设施是否完成,并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对阴极保护的站外设施的选材、施工是否与设计一致。对通电点、测试桩、阳极地床、阳极引线的施工与连接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阳极引线接阳极地床,管道汇流点接负极,要认真核对,严禁电极接反。
图纸、设计资料齐全完备。
三、阴极保护投入运行
组织人员测定全线管道自然电位、阳极地床的自然电位、土壤电阻率、各站阳极地床接地电阻。同时对管道环境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这些资料需要全部分别记录整理,存档备用。
阴极保护站投入运行:按照直流电流操作程序给管道送电,使管道电位保持在-1.25V CSE左右,呆管道阴极极化一段时间后开始测试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电压、通电点电位、管道沿线通电电位等。若个别管段保护电位过低,则需要再适当调节通电点电位至全线阴极保护电位达到保护电位为止。
保护电位的控制:各站通电点电位的控制数值,应能保证相邻两站之间的管道保护电位达到-0.85V CSE,同时,各站通电点 负电位不允许超过规定数值。调节通电点电位时,管道上相邻阴极保护站间加强联系,保证各站通电点电位均衡。由于测量瞬间断电电位需要同时通断电源,程序繁琐,建议在汇流点处以及两个阴极保护站的中间位置安装极化探头,用来测量极化电位。
当管道全线达到 小阴极保护电位指标后,投运操作完毕。各阴极保护站进入正常连续工作阶段。应在30天之内,进行全线近间距电位测量,以确保管道各点达到阴极保护规范要求。以后要每五年进行间距电位测量,之间要多次进行测试桩管道通电电位、套管、绝缘接头的电位测量。
所属类别: 技术服务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