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蚀又称孔蚀,是在金属表面产生小孔的一种局部腐蚀形态。我们可以把点蚀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可溶性杂质的溶解,而留下微型空腔;②氯离子在择优的几何条件下,在微型空腔中进行聚集;③点蚀的引发和生长阶段。
浸在海水中的金属表面上,在缝隙和其他隐蔽的区域内常常发生强烈的局部腐蚀,称为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和点蚀的相互关系。缝隙腐蚀所引起的危害通常要比点蚀更大。与点蚀相比较,在同样条件下,缝隙腐蚀可能会有更大的腐蚀电位差,或者有更强的腐蚀电流密度。
海水流动一方面使溶存氧含量增高,另一方面能冲刷损伤金属的保护膜。因此,在流动的方向和速度不变时,管道腐蚀不大,而在水流被迫改变方向时则因受到冲击,故腐蚀也比较严重。在湍流状态,腐蚀也比层流区严重。空蚀是空泡腐蚀的简称,有时也称泡蚀。
当两种不同金属浸在腐蚀性溶液中,两种金属之间通常存在着电位差,若这两种金属互相接触,这种电位差就会驱动电子在它们之间流动。此种耐蚀性较差的贱金属,在接触后的腐蚀速度增加;耐蚀性较强的金属,则腐蚀速度下降。因这类腐蚀形态涉及到电流和不同的金属,故称为电偶腐蚀,又称双金属腐蚀。
电蚀和电偶腐蚀的区别:电解腐蚀通常被简称为电腐蚀或电蚀,它和电偶腐蚀不同,是外来电源供应的电流引起的腐蚀。这种腐蚀的驱动力——电流——通常是无意中形成的,是安装不正确的电路中发散出来的,通常称为杂散电流。故电蚀又可称为杂散电流腐蚀。
不管同种金属还是异种金属,都可以发生电蚀,而且,这种杂散电流还可能克服电偶腐蚀电流,从而迫使在正常条件下不会发生腐蚀的贵金属也会发生腐蚀。
合金选择腐蚀又称为选择性腐蚀或选择性浸出,它是由于腐蚀作用而从一种固体合金中只除去其中一种元素的过程。
稳态时的张应力和特种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某些金属的开裂,叫做应力腐蚀开裂。可能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应力总是低于这种金属在正常条件下发生断裂所需要的应力,就是低于金属的抗断强度。点蚀或缝隙腐蚀是引起应力集中常见原因,锐角处也常成为开裂扩大的起点。
氢脆的原因是氢原子扩散进入金属结构,氢溶解在金属中而生成脆性的氢化物。氢脆易于引起应力腐蚀开裂,也有人把它叫做氢脆开裂,以区别于阳极性应力腐蚀开裂。
晶间腐蚀是应力腐蚀开裂的原因之一,它还可以使合金碎裂、片状脱落或丧失强度。晶间腐蚀不易察觉,所以它是许多灾难性事故的常见原因。晶间腐蚀是由晶界的杂质,或晶界区某一合金元素增多或减少而引起的。
两固体材料之间互相接触的表面,由于振动和滑动使金属表面的保护膜损伤,所引起的腐蚀称为振磨腐蚀。涂布防锈润滑油,提高光洁度和滑性,降低磨擦力,避免振动,提高金属的耐磨性、硬度和韧性等方法都能减少或避免振磨腐蚀。
所属类别: 技术服务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