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在油气田和油气藏,要在井筒里下入套管以增强油气井的稳定性,套管起着保护井眼、加固井壁、隔绝井中的油、气、水层及封固各种复杂地层的作用。根据井的深度和运行条件,在接近地表的井筒里几根套管要套接在一起,称为套接式油井套管。在外层套管与周围地层岩石之间的环形空间里要注入水泥,直到新井地面的整个井筒深度,目的是封堵上部地层,隔开淡水地层与盐水地层,并靠它承受周围岩石土层的挤压力。
在油井套管无水泥的层段里含有残余的钻井泥浆和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而钻井过程的循环泥浆里含有硫酸钡和水的悬浮液,它们密度很高,而且常含有盐分,这会促进腐蚀电池的作用。
在油气井整个深度上,井下套管要穿过若干种不同的地质地层,包括盐水层和惰性基岩。此外,根据地层条件,还会有腐蚀性气体(CO2、H2S),并且不同地层的温度差异可能高达50℃,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深层土质的腐蚀性,因为地层里的盐分和形成的浓差电池会限制套管表面保护膜的形成。
随着油水井投产后生产时间的不断延长,油、气、水井套管的状况逐渐变差,甚至损坏,套管损坏有错断、变形、破裂等多种形式,但多是由于套管接触到周围的腐蚀介质而遭受腐蚀,导致套管壁变薄,引起强度减弱,从而产生穿孔、断裂、变形等现象,可以说腐蚀是引起套管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国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调查套管腐蚀损坏的原因;在50年代初,美国海湾石油公司就对2429口油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47%的油井发生了套管腐蚀破坏。3年之后,对气井也做了类似的调查,美国有45%的气井的套管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电化学腐蚀,并且以套管外部腐蚀为主。
我国以大庆油田为例,随着大庆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套管腐蚀外漏的问题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浅层套管腐蚀严重。通过调查取样,仅喇嘛甸油田就发现70口井,而长垣油田内部套管腐蚀外漏井数竟高达400余口,因腐蚀损坏的井又占套管损坏井总数的5%。严重的井仅3年时间套管就发生腐蚀外漏,腐蚀速度高达2.6mm/年。
在对长庆油田的调查还发现,从投产到腐蚀穿孔 短时间为16个月, 长为5年半。在对马岭油田调查的429口井的调查中,腐蚀穿孔的就有34口,占调查井数的7.9%。
套管腐蚀穿孔,将出现多点破漏,腐蚀会加速套管的疲劳进而过早变形和损坏。套管腐蚀外漏不仅导致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在经济上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以及严重污染环境。
世界各国油田开发进程表明,随着油水井生产的时间延长,开发方案的不断调整和实施,由于地层地应力的变化、油水井作业及其他施工的影响,油、气、水井套管状况越来越差,使油井不能正常生产,甚至使井报废,以致影响油田稳产。
二、油井套管阴极保护原理
油井套管阴极保护,是在油井较密集或油井相对集中的区域,平均每2-4口油井打一口阳极深井,作为阴极保护系统的阳极,通过恒电位仪施加强制电流,为套管提供均匀、足量的阴极保护电流,然后通过井口附近的汇流点流回恒电位仪的阴极,构成闭合回路,使油井套管充分阴极极化,从而避免或减轻油井套管的腐蚀。
深井阳极阴极保护与其他阴极保护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输出可调:
深井阳极阴极保护采用恒电位仪作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输出电源,具有恒电流和恒电位的功能,解决了牺牲阳极输出电位不足和输出电流电位无法调节的问题。
2、辐射范围广
由于深井阳极位于地下水丰富的深层土壤中,可以有效降低阳极体的接地电阻,这样可以使阳极体的有效辐射范围大大提高,使深埋在地底几公里的套管都能达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在减少阳极地床的数量的同时降低成本。适用于空间狭小、土壤电阻率高的地方。
3、电流分布均匀
深井阳极体与油井套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套管表面的阴极保护电流分布更加均匀,对其他埋地金属构筑物的干扰也相对较小。
另外,深井阳极阴极保护还具有受气候影响小、接地电阻稳定、杂散电流干扰小及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等优点,适合于管网密集、工况恶劣的油气田生产设施的腐蚀防护。
我国原石油部于1992年颁布的《油井套管阴极保护的管理规定》,明确提出井口保护电位必须达到一0.95V或更负,才达到良好保护。因此在井站的区域阴极保护中均执行这个要求。
油井套管,包括油井、气井、水井,其防腐蚀采用阴极保护,理论成熟、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技术经济效益可观
三、以胜利油田为例油井套管阴极保护经济效益分析
胜利油田在四十余年的开发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使本来就复杂的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油水井套管的状况越来越差,套损井也逐年增加。胜利油田大量套损井,主要集中在孤岛、孤东、胜坨、埕东、渤南和滨南等几个大型整装含油气构造上。另外,疏松砂岩油藏和几个稠油热采工艺区域矛盾尤为突出。据查,胜利油田截止1991年底套损井已占油、水井总数的十分之一,16400多口井中就有1659口套损井(其中包括正式批准工程报废井266口)。截止到今年的4月,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不包括海洋、清河)有油水井27375口,其中有套损井5427口(其中油井3318口,水井2109口),占总井数的19.8%。报废井4838口,其中因套损原因报废的1502口,占31.1%;停产井7212口,因套损原因停产井2089口,占29%;生产井15325口,其中套损井1836口,占12%。如此数量的套损井的出现,必然影响到井网的完善和布网的困难,油田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打更新井和替补井,也相应地增加了作业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且,胜利油田每年新增加套损井400口,已连续三年超过430口。
以孤岛油区为例,孤岛油区油井套管平均寿命为11年5个月左右,每口井修复费用平均为30万元,而钻一口井费用 低也在180-200万元左右,油井套管采用阴极保护每口井平均费用8-15万元,而采用阴极保护后,油井的平均寿命可以延长一倍左右,每口井可节约20多万元的投资,如果按保守估计,胜利油田有1/3的油井可以采用油井套管阴极保护,光节约的修复费用就高达7亿,这还不包括因油井修复或停产造成的损失,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由此可见,油井套管阴极保护的投资费用远远低于前者的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一种有效的高性价比的技术。如果该技术能够在胜利油田乃至全国的油田推广普及,将会在油田稳产增产方面作出极大贡献,在应对史无前例的高油价的挑战中,将会发挥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所属类别: 工程服务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